第一套香港電影?!
1909年,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俄裔美國人布拉斯基(Benjamin Brodsky)在香港攝製故事短片《偷燒鴨》,它是一部短片,劇情很簡單:一個瘦小的小偷(梁少玻飾演)偷一個胖商人(黃仲文飾演)販賣的燒鴨,被警察(黎北海飾演)發覺,把小偷捉住。而這部片的導演是梁少坡,他是香港第一位電影導演,也同時是第一位男主角。全片皆在香港拍攝及香港人參與創作,但由於《偷燒鴨》出品公司不是香港公司,故坊間一直也猶豫是否把它視作香港第一齣「故事片」。
1913年,被譽為香港第一齣「故事片」的是《莊子試妻》,此片由華美影片公司(Chinese American Film)出品,華美是布拉斯基和萬維沙(Van Velzer)合伙在香港成立的公司,主要拍攝新聞片。《莊子試妻》全片兩本,長約15分鐘,全片實景拍攝,演員穿著民初服飾,故事源於粵劇《莊周蝴蝶夢》,導演為黎北海(黎民偉兄長)兼飾演莊子,編劇黎民偉為梁少坡劇社的同事,而黎氏亦被譽為「香港電影之父」,黎氏劇中反串扮演妻子田氏的角色,其妻嚴珊珊擔當配角為田氏的婢女,使她成為中國第一位於中國電影的女演員。此舉被認為是一個里程碑,因為傳統中國反對女性拋頭露面,更打破男女同臺演出的禁忌。
第一間電影製作公司
1923年當黎氏兄弟及其表哥與梁少坡聯手成立香港第一個由中國人全資擁有和執行的際作公司—「民新製造影畫片有限公司」。 由於黎民偉具有同盟會的背景,港英政府禁止民新於香港設立攝影場,唯有把其業務搬到中國大陸。
1924年民新公司拍攝了香港第一部故事長片《胭脂》,黎民偉、林楚楚主演,林楚楚乃成為香港第一位電影女主角。這時的電影,全部都是默片,所謂默片,其實是指無聲現的電影。
1925年,省港大罷工爆發,長達十六個月之久。大罷工使大多數電影院和其他行業倒閉。在1925年至1930年間,香港電影陷於停頓期。期間,並沒有任何生產任何電影。
1930初期,有聲電影開始流行,但在香港首先上映的兩部有聲粵語電影卻並非在香港本地拍攝,首部是1932年邵醉翁的天一乘薛覺先及唐雪卿夫婦到上海演出時,開拍其首本戲《白金龍》,成為第一部有聲粵語電影,但遭到南京的國民黨政府禁演,經疏通後才獲准上映,因而在香港反被稍後在美國由大觀開拍的《歌侶情潮》(新靚就、胡蝶影)搶先上映。兩片取得極佳的票房成績,引發香港本土拍攝有聲電影的熱潮,黎北海的中華於1933年先完成一部局部粵語對白電影《良心》(白玉堂、唐醒圖),同年9月20日公映香港製作首部全粵語對白電影《傻仔洞房》(廖夢覺、楊倩儂)。
由於南洋地區有大量操粵語的華僑,粵語電影有龐大的市場等待發展,在中國內地由於國民黨政府推行統一國語,對地方方言電影採取敵視的態度,其屬下「中央電影檢查會」更於1937年初命令7月1日開始禁止拍攝粵語片。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則持開放態度,1934到1936年香港的電影製作公司數量倍增,以香港為基地大量拍攝粵語電影,成為香港電影的第一次繁榮期。
1937年,日本開始侵華,「抗戰」電影 – 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愛國戰爭電影 – 成為香港電影的主要類型,例如1935年關文清的《生命線》(吳楚帆、李綺年)、1937年趙樹燊的《肉搏》(吳楚帆、黃曼梨)及1938年司徒慧敏的《血濺寶山城》(陳雲裳、李清)。1937年上海淪陷後,大量電影公司及影人南移到香港,為香港電影業帶來新動力。
1941年12月,當香港亦落入日本手中,一度興盛的電影業亦告終止,香港的電影公司及相關人員紛紛離開。與大陸情況不同,日本佔領當局未能建立一個協同電影工業,淪陷期間日軍只曾於1942年拍攝一部由田中重雄導演的日語故事片《香港攻略戰》及一部由「報導部」贊助的宣傳片《新生的香港》。而日軍更將很多香港戰前的電影拷貝溶化以抽取硝酸银作為軍事用途。
1945年,日軍投降並撤出香港,香港電影業直至 1946才開始正式復甦。香港重光後,娛樂事業日趨蓬勃,尤以電影院,觀眾更形擁擠,每逢佳片放映,老早即造滿座。1940 年代末到 1960 年代中更是粵語影片的盛產期。每年有 200 部粵語片問世,其中不少是粵劇片。但其實自 1946 年代後除了粵語片外,國語片也同時發展起來,這更是由於在內戰期間上海時局動蕩,國內的著名電影人如張善琨,李祖永,朱石麟等;演員則有周旋,嚴俊和白光 等紛紛南下。在此時張善琨與李祖永在香港成立了「永華影業公司」(1947-1954)并於 1948 年拍攝《國魂》及《清宮秘史》兩套轟動一時的著名電影。在 1940 年代末還有「大中華」,「長城」,「國泰」等國語電影廠出現,這些電影廠更出產了不少著名電影,如「長城」推出《一代妖姬》一片,哄動一時,成為一代名片。
1950年,被喻為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粵語片在 50 年代中到 60 年代初產量驚人,而且類型眾多,有戲曲、武俠、喜劇、文藝、倫理等,可謂百花齊放。
五十年代亦是黃飛鴻電影的黃金期,共生產了二十六部黃飛鴻電影,在這時期的黃飛鴻電影大部份都賣座。第一部黃飛鴻電影是1949年的《黃飛鴻傳》,黃飛鴻電影與戰後香港社會主導意識形態一脈相承,並沿襲中國電影社會寫實傳統,一反過往神怪飛劍武俠片陋習。在整個五十年代香港共生產了一百二十七部粵語武俠片,代表作有《射鵰英雄傳》、《碧血劍》、《白髮魔女傳》。這些影片都是求由當時專門生產武俠片的「峨嵋影片公司」拍攝的。「峨嵋影片公司」在製片時曾請金庸和梁羽生做顧問,又聘請名導演李晨風和名演員吳楚帆、張瑛、 紫羅蓮等演出,製作態度也嚴謹認真,出品水準也較高。當時的粵語片非常興旺,票房收入亦都非常理想。電影業是一個很賺錢的行業,但業屆的質素非常參次,一些電影的制作頗粗製濫造。當年盛傳有一些電影在七天內完成整個製作(由寫劇本到拍攝完成)。「七日鮮」是借此名稱來諷刺一些粗製濫造的電影,用很短的時間及資源而拍成,以求能最快上晝賺錢。但此時亦有不少嚴肅認真之作,例如「中聯」的《家》(根據巴金的小說改編),「中聯」創業於 1952 年,其創辦人共有二十一位,他們全都是粵語片中的精英份子,如:吳楚帆,張活游,馬師曾,吳回,白燕,黃曼梨等。他們創立「中聯」有一個共同目標:“拋開 脫離現實,內容空泛的粵劇片,生產既娛樂大眾又有教育意義的社會意識片。為了改善香港電影這種「七日鮮」之風氣,一批有志向的電影人如:吳楚帆,吳回,秦劍,高魯泉,紅線女,李月清等一百六十四人發起了一個名為「粵語片清潔運動」去提高影片之質素,改善香港電影之發展。而隨著戰後出生的一代逐漸成長,社會日趨繁榮和西化,年青一代有較高的教育水平,以往的傳統粵語片己無法滿足他們的口味,故出現了以經紀,白領及工廠女工為題材的都市喜劇、模仿西方間諜片的偵探動作片、全盤西化的歌舞片等,更出現了陳寶珠,蕭芳芳等青春偶像片熱潮。
1960年國語片代中開始大行其道,相反由於市場之轉變,國語片之衝擊,加上 1967 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啟播,電視的普及吸引了一批觀眾,粵語片之產量開始下降。同時當時的導演因粵語片產量下降為了維持發展,拍攝了許多低成本的粵語情慾電影,粵語情慾電影之興起亦成為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電影業的一個特色。
1961 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邵氏」亦開始大展拳腳,開拓新院線,引進新科技,國語片的製作已非小本濫拍的粵語片所能及。1963年 邵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這部電影打破紀錄地賣個滿堂紅也成為黃梅調音樂電影的經典代表作 。1960年代未「邵氏」開創了一個新派武俠電影,當中情節比較緊湊,但少點遐想空間,多點力量型動作及暴力。這種新派武俠電影潮流靈感來自日本武士電影的大受歡迎所致。另一個和語言相關的里程碑在1963年樹立。當時,港英當局通過一條法例:所有電影必需配備英文字幕,作為政治監察之用。香港電影配備字幕後,電影竟然被外國發行商垂青,更幫助香港電影進軍西方。這絕對是意想不到的結果。
1966年青春歌舞劇由黃堯執導的《影迷公主》開始,即1966年一直興旺到1969年才猝然沉寂下來。那段期間以陳寶珠、蕭芳芳主演的城市青春愛情電影最受歡迎。青春歌舞片的興起,可算是香港社會戰後變遷的必然產物。 當時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市民其本需要逐漸滿足,在學子女不用事必課餘串珠造塑膠花兼職,反而還有自己的零用錢與閒餘。於是乎擁有自身獨特文化生活感性的青少年。 在六十年代開始,西風東漸,戰後成長的一代,接受西式教育,時尚英文歌,浸淫於洋化潮流中。這環境下,西洋電影如占士邦一系列的特務片自然吸引不少年青人的歡心。相反,節奏緩慢、封建說教的倫理通俗劇變得腐朽沉悶。當時呂奇、謝賢、胡楓、南紅,甚至陳寶珠、蕭芳芳、薛家燕這些上一輩視作飛女飛仔敗壞形象,如今正好承載土生土長新一代的品味要求而大受歡迎。而青春歌舞片之所以能在六十年代未期瘋魔一時,正是其切合青新口味一代。青春歌舞片大都覑重華麗佈景,強調年青人活力,輕鬆活潑、歌舞兼備的城市氣色。
1970年 邵氏的總裁鄒文懷和何冠昌離開邵氏,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嘉禾。此時香港電影仍以國語片為主導。嘉禾跟李小龍簽署合約,當時粵語片正陷於低潮,幾乎停止生產。李小龍替羅維拍《唐山大兄》及《精武門》,原版都是國語對白,後來嘉禾重新發行配上粵語。1971 年李小龍的《唐山大兄》和《精武門》 再次把功夫片推上高峰, 及後還有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猛龍過江》(1972年),和李小龍的巔峰之作《龍爭虎鬥》(1973年),最後的《死亡遊戲》(1978年)李小龍憑藉著一身好武藝與個人銀幕魅力,不僅在七十年代初期掀起一股電影熱潮,將觀眾拉回戲院中,讓衰退的香港電影工業重新找到一線生機,使嘉禾公司奠定基礎。
1973 年 邵氏改編1963年珠影廠電影的著名粵語喜劇電影《七十二家房客》,利用邵氏所有無線電視的藝員擔綱演出,讓粵語喜劇電影重現大銀幕,亦為喜劇電影揭開序幕,1974年,許氏兄弟:許冠文、許冠傑和演員許冠英的粵語喜劇電影《鬼馬雙星》創下了當年票房的紀錄,成為收入最高的電影。許氏的電影前所未有地諷刺一個方興未艾的中產階級,對追求物質成功的夢想,成功地令粵語喜劇電影蓬勃發展,粵語電影的產量暴升,國語電影一直支撐到八十年代初期,但已很少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其蹤影。
1978年,嘉禾成為項尖的電影公司並簽署了成龍──功夫喜劇演員兼導演.成龍成為其後二十年亞洲最賣座的人。成龍拍了由吳思遠執導的《蛇形刁手》與《醉拳》﹐這兩部影片充分表現了成龍的頑皮、靈巧、拼勁十足的個性,他敏捷的身手、將喜劇元素加入在功夫技巧中的特點,今觀眾拍案叫絕。於是這成了七十年代末的其中一潮流,武打片不再嚴肅,而是加入了搞笑的原素,有打也有笑,武打的動作也趨向娛樂性,開創了「功夫喜劇」的片種,成龍、洪金寶等親民功夫明星亦在此時掘起。隨後的1979年,徐克的《蝶變》、許鞍華的《瘋劫》、章國明的《點指兵兵》等的陸續出現,使得新浪潮成為了真正的潮流。
1980s 承新浪潮.啟無厘頭
新浪潮來去如風
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港產片的「蛻變」期。承接李小龍的功夫熱,成龍的稽趣功夫風格在《蛇形刁手》(1978)及《醉拳》(1978)中成形;許氏兄弟的諷刺式小市民喜劇,繼續深得民心;放洋回歸,又或是在電視台訓練出來的新晉導演湧現,成就了香港電影新浪潮,許鞍華《瘋劫》(1979)、《投奔怒海》(1982),譚家明《愛煞》(1981),徐克《蝶變》(1979),梁普智《跳灰》(1979),章國明《點指兵兵》,嚴浩《茄喱啡》(1978),方育平《半邊人》、《父子情》,余允抗的《山狗》、《凶榜》(1981)、《師爸》等,將當時社會問題、人際關係、家庭及本土文化等題材,以創新的拍攝手法在大銀幕上呈現出來,不同主題的電影百花盛放,為80年代的香港電影揭開了新一頁。
不過這次新浪潮來得快,也去得快。由於大部分獨立公司只集中影片製作,而無法兼顧影片的發行及上映,令收入及重投拍片的資金減少,在短短數年間,這些新浪潮導演的獨立公司迅速倒閉。就像麥當雄製片公司,在1982年推出的《靚妹仔》大獲好評,接下來出品的《停不了的愛》、《省港旗兵》等都是80年代的港產片傑作。可是由於無法得到院線支持取得較佳的上映檔期,再好的電影沒有映期,直接影響電影製作公司的收入。是以自1985年,麥當雄放棄執導,改以出品人或監製身分與嘉禾、永盛等大公司合作拍片。
在80年代初,獨立製片班底相繼轉投與大公司及院線合作。經營院線的公司更成為電影製作的投資者,漸漸形成四大陣營:邵氏、嘉禾、金公主及雙南線。
最初,邵氏旗下約有16家戲院,其後自1985年起,邵逸夫轉戰電視,便把旗下的戲院租給潘迪生經營的德寶院線。嘉禾旗下則有19家戲院,電影產量不及邵氏,但發行業務卻在業界首屈一指。除了大片之外,嘉禾院線更是獨立電影的上映窗戶。後起之秀金公主院線則主要播放新藝城製作的電影,而雙南線則屬中資,多上映在內地攝製的電影。
「新藝城出品,觀眾有信心」
80年代初的香港電影盛世,由嘉禾及新藝城牽頭。當年邵氏與嘉禾都是電影巨人,明星名導全都收歸旗下。當時西片市道欠佳,西片戲院老闆雷覺坤於是成立了專播華語片的金公主院線,放映一些本地獨立製片的電影,後來更請來由麥嘉、石天、黃百鳴組成的奮鬥電影製作公司加盟,改組後成為新藝城影業公司。
奮鬥公司拍片不多,印象最深刻的一齣是《鹹魚翻生》,其中有一幕男角被人打從口中嘔出一枚電芯,「打到嘔電」就是從此而來。《鹹魚翻生》當年的票房收三、四百萬,穩打穩紮,就是這一分無厘頭的創意及勇於嘗試,奠定了新藝城的神話。
新藝城的創業作《滑稽時代》(1980)是吳宇森向差利致敬的作品(當時因吳宇森與嘉禾有約,於是化名吳尚飛為新藝城拍戲),成本百多萬,票房收五百多萬,打開了勝利之門。隨後加入的徐克、曾志偉、施南生及泰迪羅賓,成為了新藝城七人小組,為80年代的香港電影炮製了大批賣座影片。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1982年由曾志偉執導的《最佳拍檔》,原名《光頭神探》,由麥嘉及許冠傑主演的喜劇,打破了2,700萬的票房紀錄,成為了香港最賣座電影,即使到了今時今日,以當年的票價來計算入場人次,仍未有港產片或西片能破《最佳拍擋》的紀錄。當年要成為賣座電影的門檻,亦由70年代的250萬躍升至超過千萬。
《最佳拍擋》以外國特務片《占士邦》作藍本,大玩特技,並加入地道笑料,加上當時得令的演員,成為了新藝城的賣座方程式,接下來的多齣《最佳拍檔》續集系列,亦有不錯的票房收入。全盛時期的新藝城,可說是帶領著港產片的潮流,更培養出不少出色的電影人。像徐克的電影工作室,令吳宇森捲土重來的英雄片,黃百鳴高志森的《開心鬼》青春系列,《倩女幽魂》系列的古裝鬼怪片,《陰陽錯》、《小生怕怕》的浪漫鬼怪時裝片,以及許冠傑、周潤發、張國榮、譚詠麟、曾志偉、王祖賢、鍾楚紅在80年代的代表作,都是出自新藝城。
成龍洪金寶兵分兩路
由嘉禾成立的威禾與寶禾,分別是成龍與洪金寶的兩大陣營。成龍作品由古裝演到時裝,《師弟出馬》、《警察故事》塑造了成龍的戇直正義形象,《警察故事》更成為跨越二十年長拍長有的電影系列,1983年的《A計劃》更開創了奪寶片熱潮;至於洪金寶,則以《鬼打鬼》(1980) 開創先河,將諧趣功夫融入民間傳說,期後更發展出《殭屍先生》、《奇門遁甲》(1982)等民初背景的神怪片。1983年的《奇謀妙計五福星》更開闢了地道的buddy電影熱潮。
許氏兄弟作品在80年代初亦是嘉禾的賣座保證,後來許冠傑與新藝城簽約,在80年代演出《最佳拍檔》、《打工皇帝》、《衛斯理傳奇》等賣座電影,許冠文在嘉禾的投資下亦自導自演了《鐵板燒》、《智勇三寶》、《歡樂叮噹》、《神探朱古力》、《雞同鴨講》及《合家歡》等許冠文式風格喜劇,紅極一時。
社會題材娛樂並重
80年代的港產片題材眾多,勵志片、純情片、荒野片、公僕片、神怪片、殭屍片、英雄片、王晶的追女損友片,及在80年代中後期盛行的中產口味電影,其創意及娛樂性豐富之餘,更涉及社會文化題材,紀錄了當年的社會面貌及價值觀。
《喝采》(1980)、《山狗》(1980)、《邊緣人》(1981)、《父子情》(1981)、《胡越的故事》(1981)、《忌廉溝鮮奶》(1981)、《凶榜》(1981)、《再生人》(1981)、《追女仔》(1981)、《提防小手》(1982)、《靚妹仔》(1982)、《彩雲曲》(1982)、《賓妹》(1982)、《奇門遁甲》(1982)、《八彩林亞珍》(1982)、《投奔怒海》(1982)、《烈火青春》(1982)、《搭錯車》(1982)、《A計劃》(1983)、《蜀山新蜀山劍俠》(1983)、《星際鈍胎》(1983)、《毀滅號地車》(1983)、《表錯七日情》(1983)、《波牛》(1983)、《花城》(1983)、《停不了的愛》(1984)、《公僕》(1984)、《省港旗兵》(1984)、《傾城之戀》(1984)、《似水流年》(1984)、《緣份》(1984)、《上海之夜》(1984)、《等待黎明》(1984)、《艷鬼發狂》(1984)、《雪兒》(1984)、《警察故事》(1985)、《女人心》(1985)、《打工皇帝》(1985)、《法外情》(1985)、《何必有我?》(1985)、《皇家師姐》(1985)、《殭屍先生》(1985)、《美國心》(1986)、《刀馬旦》(1986)《癲佬正傳》、《1986》、《玫瑰的故事》(1986)、《英雄本色》(1986)、《英雄好漢》(1986)、《富貴逼人》(1987)、《精裝追女仔》(1987)、《一屋兩妻》(1987)、《秋天的童話》(1987)、《香港小姐寫真》(1987)、《神奇兩女俠》(1987)、《你OK,我OK》(1987)、《鬼新娘》(1987)、《衛斯理傳奇》(1987)、《龍虎風雲》(1987)、《江湖情》(1987)、《倩女幽魂》(1987)、《東方禿鷹》(1987)、《監獄風雲》(1987)、《旺角卡門》(1988)
、《胭脂扣》(1988)、《八星報喜》(1988)、《鐵甲無敵瑪莉亞》(1988)、《最佳損友》(1988)、《月亮星星太陽》(1988)、《三人世界》(1988)、《今夜星光燦爛》(1988)、《應召女郎1988》(1988)、《愛的逃兵》(1988)、《童黨》(1988)、《我愛太空人》(1988)、《霸王花》(1988)、《婚外情》(1988)、《南北媽打》(1988)、《學校風雲》(1988)、《阿郎的故事》(1989)、《我未成年》(1989)、《喋血雙雄》(1989)、《我在黑社會的日子》(1989)、《小男人周記》(1989)、《賭神》(1989)、《三狼奇案》(1989)、《孔雀王子》(1989)、《飛越黃昏》(1989)、《少女心》(1989)、《不脫襪的人》(1989)等,都是一些80年代具代表性的香港電影。
90年代香港電影.
1990年,承先啟後80年代香港電影,為90年代培育了新題材、新一代的電影人及賣座方程式。1988年的《旺角卡門》,讓香港觀眾認識了王家衛;一齣《賭神》,亦造就了隨後在90年代的賭片熱潮,周星馳更是憑《賭聖》一片突圍,建立了一套無厘頭的個人風格;80年代的《英雄本色》與《童黨》雙雙造就了90年代的《古惑仔》;徐克的科幻夢引入荷里活特技、嘉禾引入港日科幻片合作,成為日後改編港日漫畫的電影潮;新浪潮的影展導演吸引了歐美各國電影人對香港電影的注目,港產片雄霸東南亞票房,香港電影人獨有的風格化影像及電影敘事方式等,均為日後港星及導演在外國發展舖路。
凡此種種,衍生出90年代另一個香港電影故事...
90年代開始可以說是香港電影工業的黃金十年,一系列新構思的電影,不僅製作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還從80年代裡固有電影類型中再創造了其他可能性的電影片種;也做就了很多導演拍了多部經典之作,例如王家衛、王晶、杜琪峰、許鞍華、陳可辛、關錦鵬、陳嘉上、爾冬陞、徐克、陳木勝等等。而當中王家衛的《阿飛正傳》、《重慶森林》、《春光乍泄》,和周星馳一系列的無厘頭風格電影;更加成為了90年代香港電影的代表。
而更值得驕傲的是香港電影終於受到西方觀眾賞識,周潤發、成龍與吳宇森成為了美國荷里活中灸手可熱的華人演員和導演。然而,具諷刺意味的是,此時香港電影業卻開始陷入困境,除失去區內市場外,更遭盜版影帶與亞洲金融危機之害而一落千丈。
踏入2000年,香港電影仍然一厥不振,一九九三年至二零零一年間,港產片的票房更由十億元萎縮至四點五億,除了經濟不景氣、盜版問題、網上下载和SARS等意外因素,其實一般電影界的「韓流」席捲亞洲市場,他們的電影基礎同樣會受到類似因素的影響,但仍能在數量上和票房上取得佳績。雖然文化底蘊和風格不同,更主要的恐怕是定位準確和勇於創新的緣故。
雖然港產片自九三年年產二百四十二部的高峰期,下跌至二千年的一百五十部,面對低潮,香港電影業仍有可為,出色的電影仍陸續推出,新一代電影人仍保存香港生機勃發的電影傳統。而衝破困境的要素在於電影人對生產電影精品的孜孜追求,包括編劇專業人才的培訓,成熟的資金運作以及科技在電影中的運用。
来源:http://www.hkfilm100.asia/hkfilm-histo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