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差不多到了上一批书借期加续期的极限,恰好是孩子开学后,业余兴趣班重启。自己也有时间,在陪伴接送的余暇,到图书馆坐坐,浏览最新的杂志,顺便借书。
上一批书,随手翻阅,几本金融书,挑传奇的章节看了些。倒是拓晓堂和韦力先生两本,关于古籍拍卖的掌故,读得津津有味,无论是消闲还是知识,都大有裨益。
本周借书九本:
1. 《燕居道古》 结果只有这本,在慢慢看
2. 《开卷闲话序跋集》 看书不认真的后果,就是把借过的书,又借了一遍。
3. 《书人肆记》 胡宏侠夫人的书,描写交往的书人
4. 《纸色斑斓》
5. 《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文》 想看看古文,但是心静不下来。
6. 《适斋掬艺》
7. 《英华沉浮录 一》 看到董桥,又借了回来
8. 《英华沉浮录 二》
9. 《囚徒健身 二》 一是自己买的,二借着看看也就可以了。
总结下,后面几本,是路过上海图书馆,升级了借书证到参考借阅,顺手借回来的,后面另开一篇记述,比较曲折。
另外,现在进馆借书,很少去调取数目索引,或者进书库了,一来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具体某本书,二来很费时间。只是在外间,开架推荐里,按喜好挑一些,重复或者回来发现不喜的情况很多。古人读书都是点读,很慢,一辈子就批校几十本,已经是大家。今日读书其实过于潦草,不过,书本身潦草拼凑,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最后,对布面精装的书,有时缺乏抵抗力,其实应该花点之间翻阅一二,免得回来不悦,劳累不说,还占用了借期,耽误别的读者,罪过。
顺便,把“借书记录”的流水账,改为“借书记”,似乎好看些?
哇塞,好能看书啊!
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