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蛮喜欢书法,不过总是远观,自己的临习多少有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会兴起开始,兴败收场,有时是自己偷懒,有时也确实是无人指点,一段时间后失去兴趣,还有就是现在自己慢慢明白的,工具问题。
也看过些书和指导,网上的视频授课,如田英章,如网易公开课,其实都讲得不错。但问题是,多多少少都有点隔靴搔痒,私下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响应,导致一地无法解决,动起笔来无法惬意。时间一长,便坚持不下去。也想过办法,比如加入书法群,到论坛去寻求帮助。但和其他学习资料方面一样,中文世界的污染,可以为师的网友大批离网,得到的帮助微乎其微。
这也就是,为什么网上资源如此丰富,技艺的学习,仍然强调手把手面对面。如同爱乐者即便拥有海量数字资源,各种绝佳版本的音频和视频,进仍然替代不了音乐厅现场的体会,罐头和鲜活的对比。
从执笔说起,也经历过不少面对面的授习,尤其在孩童时期,老师会非常重视甚至过度,版本如掌虚握鸡蛋,王献之握笔其父头拔不动等等。妙的是,自己亲身试过握鸡蛋,一周没写完,掌心酸痛不已,自怨没有天赋,而由此带来的恶果,手掌僵硬,手指随之过度用力,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做到中锋运笔。
至于王羲之拔儿子的毛笔,以此判断其用笔力度,更为家喻户晓,而流毒延续到课堂。即便是老师,有时也会引用此则,有时做为轶闻,有时则做为教义。两者均伤人不浅,握笔过于用力,往往另初学者不得不知难而退。
闲话来说,古人席地而坐,左手持纸,右手笔垂直于纸,一般只三指持笔如现今之钢笔。由此用握鸡蛋、拔笔杆来要求握笔姿势,无异痴人臆想。试想日常持箸大嚼,有把吃奶的力气用在手指而鸡爪般僵硬么?无非虾有虾路蟹有蟹道,在固有的姿势上,按习惯调整吧?
从小到大不知道描了多少字贴了 可是还是写的很烂
路兄过谦,于我却有同感。
再写N年,还只是字匠。
所谓天赋,是实打实地存在。